4/25-4/27 應科備審
幹 說真的
好久沒這麼認真做一件事了
那天冠伯跟我說要看我的備審
他跟我說可以把穿越機加進去 我想也有道理
所以我就打算加進去了
第一次打有關於興趣的文章打得這麼認真
從25號晚上 到26號整天 打了5000多字 天啊.....
我真的打的超級認真 沒有之一....... 為了備審 我真的拚了
連續兩天都打到凌晨兩點 做自己喜歡的是 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
放一下備審的東西吧....
也是做個紀錄...
表2 3D列印製作流程
金屬印章製作
繪出印章把手、印章頭與鋼珠三個零件實體圖。
心得: 此次做印章是特別做給教育署長及其他長官,於是做的特別細心,花 了很多功夫。做這印章最困難的部分有幾項,一個是鑚孔,一個是用 CAM 畫 出名字,要把他刻的清晰又好看非常困難,調了多次進給率後,才是出最佳 的效果。做印章非常有趣,這次做九個,交給我和另一位同學,體驗小量生產的感覺,與分工合作,找出最有效率的加工方法。
▲獻獎給教育署長
好久沒這麼認真做一件事了
那天冠伯跟我說要看我的備審
他跟我說可以把穿越機加進去 我想也有道理
所以我就打算加進去了
第一次打有關於興趣的文章打得這麼認真
從25號晚上 到26號整天 打了5000多字 天啊.....
我真的打的超級認真 沒有之一....... 為了備審 我真的拚了
連續兩天都打到凌晨兩點 做自己喜歡的是 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
放一下備審的東西吧....
也是做個紀錄...
目錄:
大學娛樂-馳騁天際-穿越機……………………………………………………………………………38
|
自傳:
我來自南投縣埔里鎮,台灣科技大學機械系二年級的蔡宗憲,高職時期就讀埔里高工機械科,一年級開始就立志成為車床選手,並且成功的在工科技藝競賽奪得車床組金手獎全國第一的殊榮;另外在撰寫有關3D列印小論文的競賽中,拿下特優的獎項。我總是把訓練當成是興趣培養,而這也是支持我持續學習的動力。
高職三年,在課業上考取三張丙級證照 (機械加工、傳統車床、立體繪圖),也在學校的鼓勵下取得乙級證照(CNC車床)。而在車床選手培訓期間,專業領域所有學習的人、事、物比我想像的還要多,例如詢問機械專業的教練與國手,做事情的態度與方法、時間的掌控與分配、比賽前情緒的穩定性,再來就是自信心的培養與訓練,讓我現在從事任何事情都能先規劃好方法,然後大膽的去學習或實驗。
更在畢業後,到台中模具工廠實習並學習技術,讓我這二個月的實習過程中,更加瞭解台灣機械業的生態與發展模具工廠學習的過程中,老闆得知我是車床選手後,馬上接了一份有關車床件的模具(類似音響旋鈕),來測試我的加工技術,而實作結果也達到老闆的要求,也更信任的將工作交給我。
而我選擇就讀機械相關科系的原因,是因為小時候對於組裝這方面就很有興趣,長大後透過專業知識去瞭解機構如何做動、生產以及製造,當然自已也喜愛動手做東西出來,完成後覺得很有成就感,就讀高職機械科之後,對於機械這方面有更深入的瞭解與認知,一直到現在機械這方面,我還是有相當大的熱忱。
我的實習計畫是想更進一步瞭解CNC銑床以及五軸加工的技術層面,在模具工廠打工期間,看到很多有關CNC銑床製造的成品,雖然在高職時期只有學習到CNC車床,但我希望可以能夠往CNC銑床以及五軸加工部分邁進。當然還有焊接技術這部分的學習,前陣子在自己動手做東西時,發現焊接技術,不管在機械業、電子業以及建築業…等部份,都顯示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加工技術。不管在練習選手、模具工廠打工、自己動手DIY時,我發現我想做的東西幾乎都跟機械脫離不了關係,我也非常享受那些加工過程,我對機械抱持極大的熱誠。
在修課方面,我希望可以把熱力學、材料力學、機械設計…等等相關課程,將理論的部份與實作部份結合,對於以後自己末來的規劃的路,能夠事先做好準備。
在這學期初開始接觸跟航模相關的知識,也自己買零件組了一台四軸飛行器,組裝與調參的過程中讓我學習到很多航模的知識,在這個無人機興起的時間點,讓我對航模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今年3月,更與同學一起組隊,報名參加TDK(全國大專院校創思設計與製作競賽),也因為興趣使然,選擇飛行組類別,我想我應該會更投入參與其中的製作過程,希望可以拿好成績回台科!
|
修業計畫:
短期(進入應用科技學程前)
1.
找出自己的第二專長:
郭台銘曾說過:「一步落後,步步落後;一招領先,招招領先。」
在高職三年中,由於當上了車床選手的關係,我把時間都著重在學習傳統機械加工方面的相關技術與知識,在電子學或機電整合這塊領域的知識算是相當薄弱,然而這學期修了應用電子學,也徹底深深地讓我感受到自己的不足,於是近期的我正努力的增進自己電子學方面的知識,也蒐集了許多資料,我認為未來機器人將會是一大趨勢,而進入應科後,我也會繼續往外學習關於機電整合的內容。
2.
全力參與TDK(全國大專院校創思設計與製作競賽)賽事:
這個學期初,班上同學找我一起參加TDK,由於平時都沒有實作的機會,現在終於有地方可以讓我展現,可是電子部分都要重新學習,這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但我會更認真的學習,好好把握這次的機會,全力以赴,把好成績帶回台科大!
中期(進入應用科技學程後)
1.
增進外語能力:
在大一入學的時候,校內舉辦多益考試,考出來的成績離畢業門檻還是有點差距,大一修完初階英文後,英文有比較顯著的進步,在大二也修了進階英文,但在口說這部分還是不行,都聽得懂,但是就說不出來,於是我開始聽BBC跟CNN,並試著模仿他們的發音,這不僅幫助我提升我的英文能力,也讓我能知道發生在世界各地的事情,在大四我不僅要通過畢業門檻,更要可以跟外國人順暢的溝通!
2.
找到有興趣的職業:
我很清楚自己未來就是想從事機械相關的工作,但是機械領域何其廣大,要從何選擇自己最有興趣的機械職業?在大學時,我會好好把握實習機會,打聽各家機械廠在做生產什麼產品,開發什麼技術,並且好好學習,這樣未來選擇工作時,更能迅速找到自己的志向!
3.
達成學術並用:
大家都說要學以致用,在大一大二期間,學科部分太多,讓我吃很多苦頭,感覺總是在紙上談兵。進入應科後,我可以選我有興趣的課,在做專題的時候學以致用,在高職準備車床比賽學科的時候,發現在教科書上寫到的內容,真的都可以實際應用在實作上面,並不只是空談,讓我讀有關車床知識方面吸收非常快,一方面是可以實際應用,更重要的是對實作熱情,這樣學起來也比較不會累!
遠期(畢業後)
1.
學習與人溝通的技巧:
不善於交際的我,在溝通或交朋友方面吃很多虧,面試的時候也是。所以在畢業後找到工作後,存了一點錢,去參加卡內基訓練,之前我有聽李隆安先生的演講說他以前的個性也是非常內向沉默寡言,但現在他在演講的時候卻是自信滿滿毫不怯場,都是因為去上了卡內基訓練。在溝通交際方面吃虧的我,在以後職場上開會報告、或與客戶交際應酬時,與人順暢溝通的技巧一定是非常重要的!
2.
海外實習:
在畢業後我想出國實習一段時間,一方面是想更精進自己的外語能力,另一方面也想出國學習國外的技術,也能讓自己更獨立,雖然我知道實習的生活事非常枯燥無味的,但我卻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磨練自己的機會,在台灣尤其還在學校裡的時候,因為同儕年齡相近,只要誰做了一點點了不起的事情,大家便很容易把他捧為神級人物。唯獨離開學校之後,周遭圍繞的是各式各樣的人,你再也不厲害了。這時候,厲害得靠自己證明,而非別人去捧。因此實習可以磨練名校畢業的傲氣,改正自己的態度增加自己的耐心和信心。
3. 自行創業:
在高職時,我就一直有一個想法,就是在自己家裡,擺幾台工具機,生產自己喜歡的東西,賣給跟我一樣喜歡那些東西的人,創造自有品牌。像我個人很喜歡手電筒,在中國就有許有玩電筒的朋友自行生產,賣給大家,我相當佩服這些人,心裡總是想著在未來我一定要實現這麼目標!!
|
1.
3D列印技術實現V槽輔助量具設計與製造……14
2.
金屬印章製作……25
3.
實習報告(一)-103年工科賽車床題目……27
4.
實習報告(二)-100年工科賽車床題目……31
5.
實習報告(三)-CNC車床乙級第三題……34
|
|
前言
CNC車床乙級檢定流程包含寫程式、校刀、車削、量測等項目,每一單項皆需完美的完成才能製作出合格的工件,並在操作經驗上獲得能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個需要極高專注力及技術的一項檢定。其中工件的量測最為重要,此項檢定之量測包括:外徑、長度、階級、內徑、螺紋節徑及V形槽量測。
CNC車床乙級工件中有四題需量測V形槽尺寸,首先加工V形槽再以圓棒夾持,配合分厘卡量測,在沒有任何夾具的輔助下,只能使用橡皮筋固定兩圓棒以避免脫落,且要調整呈平行狀態才能獲得準確的尺寸。但因為以橡皮筋固定力量不平均,常常造成不平行的狀況,造成量測時的困難也耗費許多時間。很多同學常常因為製作V形槽題目而耗費許多時間在量測,但也不一定量的準確,所以才想到要做這個V槽輔助量具,以期更方便準確的量測。
製作過程是在學校所學的各項技術加以運用。首先我們一起討論V槽輔助量具該長甚麼樣子,應具備什麼功能並查詢各種資料,有草圖後以2D及3D電腦繪圖將想法畫出來,並在電腦上模擬組裝的狀況,再以3D列印的方法將成品製作出來,最後以實際成品測量工件,討論優缺點並進行改良,製作出最佳的輔助量具。
貳●正文
在製造業有一句名言:只要你能量測的,你就能製造他。所以量測是製造業不可或缺的技術,簡單量測的定義是「利用量具量出工件的實際尺寸」(註一)。而時間就是金錢,若量測時能熟練又快速正確的量測出結果,就能節省更多的時間,熟練的量測技術則需要不斷的練習及方便的測量輔具來達成。
本論文即以CNC車床乙級V形槽加工及測量為例,藉以設計出V形槽輔助量具,並探討其設計與製作過程,最後再以V形槽實際量測使用之比較等為探討主題。
一、 CNC車床乙級V形槽加工及測量
二、
依據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技能檢定中心102年12月5日所公布修訂的車床-CNC車床乙級術科測試應檢參考資料(註二)顯示,本項目共有六題,其中四題包含V形槽的加工與量測,如表1所示。其中201、202、205三題之V形槽以直徑10m m圓棒量測,206題則以8m m圓棒量測,公差皆正負5條(註一)。
CNC車床乙級工件製作大致分成6個步驟,分別為:1.計算尺寸座標2.編寫程式3.程式模擬4.校刀補正5.車削工件6.量測尺寸。製作過程中每個步驟都是環環相扣的,某個步驟失誤了,就要想辦法從另外一個步驟彌補回來,太大的失誤甚至造成無可挽回的失敗,所以皆要步步謹慎小心。在車削時最重要的就是尺寸控制,因為再漂亮的工件,尺寸錯了也沒用。
表1 C NC車床乙級含V形槽之工作圖
題號:18301-970202,簡稱202。
|
|
題號:18301-970205,簡稱205。
|
題號:18301-970206,簡稱206。
|
其中有四題需要加工V形槽,再夾持圓棒配合分厘卡進行量測,但圓棒和V槽只有兩點接觸,無法穩穩的與工件的半徑形成垂直,只能靠著橡皮筋以目測的方式將兩圓棒調整到平行,再使用分厘卡來量測,非常浪費時間也很不方便,如圖1所示。所以我們決定設計一個V槽輔助量具,用以改善原本的不便,能更快確定尺寸,讓整個加工過程變得更加順暢。
▲圖1 以橡皮筋量測V形槽
|
二、V形槽輔助量具設計與製作
因為在CNC車床乙級工件製作過程中遭遇V形槽量測的困難,所以在老師的鼓勵下,決定運用在學校三年所學的各項技能與技術,來設計製作出V槽輔助量具。首先我們車削工件後使用圓棒量測V形槽,從中發現各種造成量測不準確的原因,再一起討論V槽輔助量具該長什麼樣子,應具備什麼功能並查詢各種資料,有結果後以2D及3D電腦繪圖將想法畫出來,並在電腦上模擬組裝的狀況,再以3D列印的方法將成品製作出來,最後再實際的以成品測量工件,討論優缺點並進行改良,以製作出最佳的輔助量具,各階段製作過程說明如下。
(一)V形槽輔助量具設計
設計這個量具必須掌握幾個關鍵的重點,再朝這個方向去設計製造出我們要的東西。經過討論後我們知道若要更快確定尺寸,就不能浪費時間在調整兩圓棒的平行度,要讓輔助量具有自動平行兩圓棒的功能,這是最大的目標。所以我們先行徒手畫出我們的構想,經過幾次的討論修改後確認所需要的結構與大約尺寸後一位同學(徐靖雅)以AutoCad繪出2D工程圖,一位同學(蔡宗憲)以Inventor繪出3D立體圖與組合圖,並加以爆炸圖組裝模擬,並在此階段調整尺寸與結構,以達自動平行又能夾持穩固的功能。茲將各階段設計過程以圖表方式分階段說明如下:
1、 徒手畫 (繪製者:黃建祥)
新產品或新設計原始構想的紀錄與表達皆可藉由徒手畫來表達意見、整理答案、紀錄構
想(註三),所以我們邊討論邊將我們的想法以徒手畫的方式繪製出來,並經過不斷的討論修正,其中包含此量具之形狀、大小、組裝方式等等,經過努力得到以下之結果,如圖2。
▲圖2徒手繪製V形槽輔助量具
|
2、2D繪製工程圖(繪製者:徐靖雅)
▲圖3本體
|
▲圖4-滑動塊
|
▲圖5-蓋子
|
使用二年級所學之Autocad軟體將徒手畫之圖形及尺寸繪製成工作圖,共分為三個項主要個體,分別是圖3之本體、圖4之滑動塊、圖5之蓋子。
3、3D繪製組合圖(繪製者:蔡宗憲)
▲圖6 V槽輔助量具-本體
|
▲圖7 V形槽輔助量具-滑動塊
|
▲圖8 V形槽輔助量具-蓋子
|
▲圖9 V形槽輔助量具-組合
|
使用二年級所學之Inventor軟體,將所構想之圖形及尺寸繪製成3D工作圖,共分為三項主要個體,分別是圖6之本體、圖7之滑動塊、圖8之蓋子及圖9之組合圖。使用3D繪圖可更清楚的了解,當初所構想的尺寸、形狀是否合理,並配合爆炸圖組合滑動模擬,可清楚了解滑動塊在本體內移動的情形,所以原本在主體內的滑軌經3D組合模擬後,我們將它在中間加寬如圖6黑色部分,這可讓滑動塊在本體內直接旋轉90度,可改變圓棒的尺寸(Φ10mm與Φ8mm互換),這是徒手畫與2D繪圖所無法表示出來的。
(二)V形槽輔助量具製作
圖形設計完成後,我們決定以學校新購入之3D印表機將成品製作出來,3D列印為近年來最新最熱門之加工技術,此段先介紹3D列印技術再而將實際加工過程之軟體操作與3D印表機之機器操作過程記錄下來。
1、3D列印
3D列印(3D
printing),又稱增材製造,屬於快速成形技術的一種,與傳統剪材之機械加工有所不同,它是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黏合之材料,通過逐層堆疊累積的方式來構造物體,即「積層製造」。3D列印是一種以數位模型檔案為基礎的直接製造技術,幾乎可以製造任意形狀,過去常用在模型及模具製造、工業設計等領域,現正逐漸用於一些產品的直接製造。此技術在珠寶,鞋類,工業設計,建築,工程,汽車,航空航天,牙科和醫療產業,教育,地理資訊系統,土木工程,槍枝以及其他領域都有所應用(註四)。我們此次的3D列印製作流程如下表所示:
2、3D列印之軟體操作
學校購買之3D印表機為AURORA(震旦行) 3D
Printer F1,所使用軟體為其機器所附之人機介面軟體。首先我們將由Inventor所繪製的圖形轉為.stl格式,再載入軟體內設定,並編排放置位置與相關參數。其中最主要的設定有兩個分別為:1.每層厚度2.密度3.是否列印支撐架,如圖10所示。再來是考慮放置方式,此引因素則會影響工件強度和印製時間,如圖11所示。
▲圖10 3D印表機軟體設定
|
▲圖11 3D印表機材料置放設定
|
由於未曾使用3D印表機生產工件,所以我們經由不同設定列印得到不同的結果,其相關設定紀錄如表3所示:
表3 AURORA 3D Printer F1軟體設定方式
圖形
|
放置方式
|
每層厚度
|
密度
|
列印支撐架
|
列印時間
|
優缺點
|
直立
|
20%
|
是
|
8:36
|
強度不足易斷裂
|
||
橫躺
|
40%
|
是
|
11:47
|
費時,強度好
|
||
橫躺
|
20%
|
是
|
6:30
|
省時,強度夠
|
3、3D列印機之上機操作
我們使用的3D印表機為AURORA(震旦行) 3D Printer F1,其機器構造各部位說明如圖12所示(註五)。使用方式為機器開機後將含程式碼之SD卡插入1SD卡插槽後進行列印即可,相當方便。
▲圖12 AURORA 3D
Printer F1各部位名稱
|
4、3D列印成品
經過6個小時的列印後所得到的成品如圖13所示。
▲圖13 3D列印V槽輔助量具成品
|
三、 V形槽輔助量具使用之比較
成品製作出來後當然要測試是否更加方便好用,是否符合我們當初設計的理念,所以我們找來五位同學以新、舊不同的測量方式做比較,觀察分析其中的差異。量測方式如圖14與圖15所示,量測結果如表4所示。
由表4量測數據更可明確的了解舊的量測方法常常因為橡皮筋施力不均,造成不平行的狀況,要花費時間把圓棒調成平行再測量,且測出來的尺寸誤差甚大。而新的量測方式具有以下優點:1.組合簡便,零件只有三個,組合時非常簡單,一分鐘多即可組裝完成。2.自動平行,因為有滑軌設計,限制圓棒只能左右滑動,上下被拘束住了。3. 量測準確,經測試後,誤差都能在兩條內。4.堅固耐用,列印擺設方式改善後,強度大幅度增加。5.共用性,滑動塊設計可以容納Φ8及Φ10的圓棒,不必多印零件。6.加工簡單又快速,形狀不複雜,3D列印即可達成。
※直接使用兩根圓棒,兩端使用橡皮筋綁住,讓圓棒固定後使用分厘卡測量尺寸。
|
※使用3D列印之V槽輔助測量工具以圓棒夾持工件後使用分厘卡測量尺寸
|
▲圖14舊的量測方式
|
▲圖15新的量測方式
|
表4 測量方法結果統計表
次數
|
舊的測量結果
|
新的測量結果
|
||||
量測時間(秒)
|
測量尺寸(mm)
|
誤差(標準尺寸
|
量測時間(秒)
|
測量尺寸(mm)
|
誤差(標準尺寸
|
|
1
|
133
|
69.70
|
-0.05
|
50.8
|
69.72
|
-0.03
|
2
|
140
|
69.73
|
-0.02
|
43.3
|
69.73
|
-0.02
|
3
|
106
|
69.69
|
-0.06
|
53.9
|
69.74
|
-0.01
|
4
|
100
|
69.69
|
-0.06
|
55.3
|
69.73
|
-0.02
|
5
|
113
|
69.72
|
-0.03
|
52.2
|
69.72
|
-0.03
|
平均
|
118.4
|
69.706
|
-0.044
|
51.1
|
69.728
|
-0.022
|
CNC車床乙級檢定,其中4題有V槽量測,由於圓棒量測要花很多時間,誤差也很大,希望設計此量具後,使V槽量測變的跟外徑量測一樣容易,讓同學不再產生恐懼,不管是時間或精度上都可更快速且又能減少量測誤差。
參●結論
經由發現問題尋思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實際經由構思設計再完成成品的過程中我們獲得許多寶貴的經驗,感謝老師的指導與學校提供設備讓我們能完成此次的製作,在這段中我們將我們製造過程中所遭遇到的困難與解決方式做說明,以提供後續進行相關研究者的參考。在製作過程碰到的困難有強度、設計以及組合等問題產生,茲說明如下:
輔助量具成品
|
問題
|
是否改良
|
如何改善
|
第一代
|
※每層0.2mm密度20%,導致強度不佳,但列印時間快。
※直立放置,支撐架好去除。 ※圓孔變形成橢圓,組裝困難。
※設計易平行、卻不能快速更換。
|
是
|
※每層改為0.1mm密度40%,看強度是否增強。
※改變滑動塊設計,將兩側方形改為圓形。
|
第二代
|
※雖改變了密度及厚度,但列印時間倍增,強度增加不明顯。
※滑動塊雖易更換,但不易平行。
※組裝依然困難。
|
是
|
※改回每層0.2mm密度20%。
※採橫躺列印。
※再次改變滑動塊設計,兩側圓形開十字槽,主體滑軌改雙滑軌。
|
第三代
|
※橫躺列印強度極大幅增加,列印時間縮短,但支撐材難以去除,去除後造成滑軌表面粗糙且不平行,利大於弊。
※整體雖改為易平行、更換的設計,但滑動和組裝時異常困難。
※滑動塊兩側十字設計,支撐材極難去除,就算去除,也是很難配合。
|
是
|
※又改回直立放置,把主體加寬、厚、長,這樣就不用去除麻煩的支撐材。
※再將滑動塊改為方形為能確保平行,雙滑軌去除,以利配合。
※將滑軌底部加寬,好讓兩側方形在加寬的滑軌內順利更換。
|
第四代
|
※所有問題大致改善,但還是能有進步的空間,願學弟們可以繼續改良。
|
否
|
改良方向
※可以用機械加工方式以鋁或鐵方式製造。改善3D列印無法達到的平行度與強度。
|
感想: CNC車床乙級檢定,其中有4題有V槽量測,由於量測困難要花很多時間,也常常量錯,希望設計此量具後,使V槽量測變的跟外徑量測一樣容易讓學生不再產生恐懼,不管是時間上省下很多,誤差也很小,相信同學可以更信任這個量具。
此量具設計還有待改進,雖然第四代已經克服大部分的問題但還是有幾個部分還有些小
瑕疵,希望學弟們能繼續研發,將此量具設計的更完善甚至能量產申請專利。
肆●引註資料
註一、林文豐、陳億成、林宸生(2001)。實用精密量測與機件檢驗。新北市:台科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註三、吳清炎、李建億(2012)。製圖實習I。台北市:華興文化。
註四、維基百科。2015年3月6日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3D%E6%89%93%E5%8D%B0
註五、震旦行(2014)。AURORA 3D
Printer F1機器操作手冊。台北市:震旦行。
Ⅰ.首先利用 INVENTOR 3D 軟體設計繪圖
Ⅱ.檢視分析材料尺寸無誤後,再進行個別
零件加工製作
a.不鏽鋼把手用中心鑽鑽出引導孔。
b.將8mm 的小鋼珠置入不鏽鋼把手內孔裡。
c.黃銅印章頭校正中心、切削端面,塞入不鏽鋼把手孔內。
Ⅲ.組合及精修表面,並在電腦上編輯姓名
文字。
a.開啟MASTER CAM 軟體,匯入欲刻印章之名字圖檔。
b.編修名字線條與比例,轉成NC 程式,
檢查程式。
Ⅳ.利用CNC 切削中心機加工
實習報告(一)
一、實習題目: 103 全國工科技藝競賽(車床工題目)
項 目
|
規 格
|
單位
|
數量
|
備註
|
|
1.
|
右手鎢鋼粗車刀
|
33-3-UIB
|
支
|
2
|
1 支備用
|
2.
|
左手鎢鋼切斷刀
|
43-3-SIB
|
支
|
1
|
|
3.
|
右手鎢鋼切槽刀
|
43-3-SIB
|
支
|
1
|
|
4.
|
鎢鋼切斷刀
|
T43-3- UIB
|
支
|
1
|
|
5.
|
右手鎢鋼螺紋刀
|
T49-2-NX55
|
支
|
2
|
1 支備用
|
6.
|
左手內徑精車刀
|
LBO-3-SIB
|
支
|
1
|
|
7.
|
左手內徑粗車刀
|
LBO-1-UIB
|
支
|
1
|
|
8.
|
鑽頭附套筒
|
孔徑ɸ16.5、21
|
支
|
1
|
|
9.
|
斜紋壓花刀
|
雙輪(自對中心)
|
支
|
1
|
|
10.
|
中心鑽和夾頭
|
小徑ɸ3
|
支
|
1
|
|
11.
|
油石
|
支
|
1
|
||
12.
|
頂心
|
支
|
1
|
||
13.
|
指示量錶
|
0.01/10mm
|
組
|
2
|
固定座
|
14.
|
指示量錶
|
0.01 / 50mm
|
組
|
1
|
磁座
|
15.
|
槓桿式量錶
|
0.01mm
|
組
|
1
|
磁座
|
16.
|
外分厘卡
|
0~25mm、25~50mm、50~75mm
|
支
|
各 1
|
|
17.
|
三點式內分厘卡
|
20~25mm、50~65mm
|
支
|
各 1
|
|
19.
|
游標卡尺
|
0~150mm(量錶式)0~200mm(量
錶式)
|
支
|
各 1
|
|
20.
|
螺紋分厘卡
|
0~25mm
|
支
|
1
|
|
21.
|
深度分厘卡
|
0~25mm、25~50mm
|
支
|
1
|
|
22.
|
毛邊修整器
|
支
|
1
|
||
23.
|
三角螺紋牙規
|
60 度
|
片
|
1
|
|
24.
|
銅片
|
片
|
8
|
4 片備用
|
|
25.
|
六角板手
|
支
|
1
|
||
26.
|
銅刷
|
支
|
1
|
||
27.
|
奇異墨水筆
|
支
|
1
|
||
28.
|
尖嘴鉗
|
支
|
1
|
二、工具與設備
件號
|
材料
|
件數
|
1
|
S45Cɸ60X160
|
1
|
2
|
S45Cɸ75X90
|
1
|
三、材料規格
四、 工作圖
五、加工心得:
這題算是103年工科賽的題目,外型看似簡單,加工程序就是103年所要考的重點,若沒有想好加工程序就進行加工,到最後簡單題目也會讓你車不出來,讓我傷透了腦筋的除了加工程序外,還有 M20x2.5 的內螺紋。第一次做時都有配合起來,配合公差都進,不過時間卻還可待加強,車刀也還需加強。題目出來後老師想了各種變化讓我們練習,之後 2 個月都再做這一題,到比賽前一周,最快紀錄是 3 個小時 06 分。這題的錐度配合在歷屆工科賽題目算是中等,因為公套錐度前面都有小平面,導致小徑容易做不準,不然就小徑做不準錐度配合也爆,還有這題的牙非常重要,他不只要將節徑車到尺寸,還要能配合,有幾次做到不能配合,不過到最後都訓練到幾乎不出錯了,要是不能配合工件只有被丟掉的分,這題在歷屆可說是我做得最好的一題。
六、完成圖
工件完成圖(件 1)
|
工件完成圖(左件 2、右件3)
|
組合圖
|
實習報告(二)
一、實習題目: 100 全國工科技藝競賽(車床工題目)
二、工具與設備
項 目
|
規 格
|
單位
|
數量
|
備註
|
|
1.
|
右手鎢鋼粗車刀
|
33-3-UIB
|
支
|
2
|
1 支備用
|
2.
|
左手鎢鋼切斷刀
|
43-3-SIB
|
支
|
1
|
|
3.
|
右手鎢鋼切槽刀
|
43-3-SIB
|
支
|
1
|
|
4.
|
鎢鋼切斷刀
|
T43-3- UIB
|
支
|
1
|
|
5.
|
右手鎢鋼螺紋刀
|
T49-2-NX55
|
支
|
2
|
1 支備用
|
6.
|
左手內徑精車刀
|
LBO-3-SIB
|
支
|
1
|
|
7.
|
左手內徑粗車刀
|
LBO-1-UIB
|
支
|
1
|
|
8.
|
鑽頭附套筒
|
孔徑ɸ16.5、21
|
支
|
1
|
|
9.
|
斜紋壓花刀
|
雙輪(自對中心)
|
支
|
1
|
|
10.
|
中心鑽和夾頭
|
小徑ɸ3
|
支
|
1
|
|
11.
|
油石
|
支
|
1
|
||
12.
|
頂心
|
支
|
1
|
||
13.
|
指示量錶
|
0.01/10mm
|
組
|
2
|
固定座
|
14.
|
指示量錶
|
0.01 / 50mm
|
組
|
1
|
磁座
|
15.
|
槓桿式量錶
|
0.01mm
|
組
|
1
|
磁座
|
16.
|
外分厘卡
|
0~25mm、25~50mm、50~75mm
|
支
|
各 1
|
|
17.
|
三點式內分厘卡
|
20~25mm、50~65mm
|
支
|
各 1
|
|
19.
|
游標卡尺
|
0~150mm(量錶式)0~200mm(量
錶式)
|
支
|
各 1
|
|
20.
|
螺紋分厘卡
|
0~25mm
|
支
|
1
|
|
21.
|
深度分厘卡
|
0~25mm、25~50mm
|
支
|
1
|
|
22.
|
毛邊修整器
|
支
|
1
|
||
23.
|
三角螺紋牙規
|
60 度
|
片
|
1
|
|
24.
|
銅片
|
片
|
8
|
4 片備用
|
|
25.
|
六角板手
|
支
|
1
|
||
26.
|
銅刷
|
支
|
1
|
||
27.
|
奇異墨水筆
|
支
|
1
|
||
28.
|
尖嘴鉗
|
支
|
1
|
三、材料規格:
件號
|
材料
|
件數
|
1
|
S45Cɸ60X160
|
1
|
2
|
S45Cɸ65X120
|
1
|
四、工作圖:
五、加工心得:
這題算是工科賽題目中,最具挑戰性的題目之一,配合相當困難,配起來一定是牽一髮動全身的,常常因為一個地方失誤,配合尺寸都會爆掉,做起來每個環節都要非常注意。這題我車了七到八支,有四到五支常常都是不小心做進的,就是還沒開始車削配合時,就近尺寸了,不然就是尺寸爆的莫名其妙,之後解決的辦法是,公套的地方φ36 及φ30 尺寸小到公差最下限,母套去配合就能慢慢去配合了。 這題錐度非常長,為了維持表面粗糙度及光度,常常都會進刀很慢, 造成工件非常的燙,用切削劑冷卻後,尺寸往往都跟熱的時候量的不 一樣,解決辦法是邊車削邊加切削劑,不過還是要保持附式刀座的穩定 進給。這題車牙端也非常刺激,很容易撞車,車牙時要十分的貫注 精神在上面,才不會撞車。不過這題車起來,真的算是成就感十足。
工件完成圖(左件 3、右組合圖)
|
六、完成圖:
工件完成圖(左件 1、右件2)
|
實習報告(三)
一、實習題目:CNC車床乙級(第三題)
二、工具與設備:
項 目
|
規 格
|
單位
|
數量
|
備註
|
|
1.
|
T02(外徑粗車
刀)
|
支
|
1
|
||
2.
|
T04(外徑精車
刀)
|
支
|
1
|
||
3.
|
T06(切槽刀)刀
片寬 4mm
|
支
|
1
|
||
4.
|
T08(螺紋刀)
|
支
|
1
|
||
5.
|
T11(內孔刀)
|
支
|
1
|
||
10.
|
軟爪夾頭
|
ɸ58
|
支
|
1
|
|
11.
|
油石
|
支
|
1
|
||
16.
|
外分厘卡
|
25~50mm、50~75mm
|
支
|
各 1
|
|
17.
|
三點式內分厘卡
|
30~35mm、35~40mm、50~65mm
|
支
|
各 1
|
|
19.
|
游標卡尺
|
0~150mm
|
支
|
1
|
|
20.
|
螺紋分厘卡
|
0~25mm
|
支
|
1
|
|
21.
|
深度分厘卡
|
0~25mm、25~50mm
|
支
|
1
|
|
22.
|
毛邊修整器
|
支
|
1
|
||
25.
|
六角板手
|
支
|
1 組
|
||
26.
|
銅刷
|
支
|
1
|
||
27.
|
奇異墨水筆
|
支
|
1
|
||
28.
|
尖嘴鉗
|
支
|
1
|
||
29.
|
標準圓棒
|
ɸ10
|
支
|
2
|
三、材料規格:
四、工作圖:
五、刀具轉速、進給率參考值
刀具號碼
|
最高轉速
|
車削速度
|
進給率
|
T02(外徑粗車刀)
|
G50 S2500
|
G96 S180
|
F0.2~F0.25
|
T04(外徑精車刀)
|
G50 S2500
|
G96 S200
|
F0.07~F0.1
|
T06(切槽刀)3mm 或
4mm
|
G50 S2500
|
G96 S180
|
F0.03~F0.06
|
T08(螺紋刀)
|
G50 S2500
|
M24: G97 S1600
M25: G97 S1536
M30: G97 S1280
M55: G97 S700
|
F0.2
|
T11(內孔刀)
|
G50 S2500
|
G96 S160(粗車)
G96 S200(精車)
|
F0.2
F0.1
|
六、加工心得:
這題在 CNC 以及題目裡,計算做標算是最困難的一題,這題的圓弧是從錐度接上來,要計算半錐角及三角函數,較多計算導致容易產生計算錯誤等失誤,不過難在計算相對的,加工非常容易,也不必加工麻煩的 V 槽,都能夠順順的完成,依考試時間 6 個小時這麼長的時間, 可以慢慢的做也可以順利地做完,做的細心一點將尺寸都做進才是最快的方法,第三除了做標計算外其他的單向加工量測也都非常容易,只要細心點都能做到公差及時間內!
七、
工件完成圖
|
八、
完成圖:
留言
張貼留言